-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2课《桥》。课文为什么以“桥”为题目?
解答:课文以“桥”为题目,原因有二:
一是在洪水狂奔而来时,村庄北面的窄窄的木桥是人们唯一的求生之路。这座桥也确实起了应有的作用,挽救了村民们的生命。
二是“桥”有着丰富而深刻的象征意义,在生攸关的时刻,老支书做出重大抉择。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将村民们送上了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用身躯筑起了一座永不坍塌的桥梁。这座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于群众紧密相连的“桥”,则是课文以“桥”为题的深刻内涵。
2人回答 发布时间: 2020-11-06提问者
丁丁历险记
等级:童生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的结尾和开头有什么联系?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解答: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写了父亲牺牲后全家人的悲痛心情,而且反复强调了父亲被害的日子,这与文章的开头形成了照应关系。这样写使得文章首尾呼应,结构严谨,更加突出了作者对父亲的深切怀念的悲痛心情。
2人回答 发布时间: 2020-10-23提问者
小艾
等级:童生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21课《伯牙鼓琴》中伯牙为什么“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解答: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3人回答 发布时间: 2020-10-23提问者
毛毛
等级:童生
-
人教版高中年级上册第14课《故都的秋》里的“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这段话能删去吗?为什么?
解答:不能。本文的中心句正在于第12自然段里“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地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前一部分内容通过记叙表现,具有自然气息;该段文字则是议论,具有人文气息。二者合二为一,天衣无缝,正契合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2人回答 发布时间: 2020-09-27提问者
舒波
等级:童生
-
提问者
小瀚
等级:童生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上册第6单元22课
本篇《师说》的主题是什么?
解答:作者韩愈首次提出了尊师重道的理念,有着极其深刻的思想内涵以及世代流传的现实意蕴。但同时,他所言之“道”,也是在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指的是“六艺经传”,与我们今天所讲的“道”和“业”是有出入的。另外,他的文辞间也暴露了些许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2人回答 发布时间: 2020-08-31提问者
晓畅
等级:童生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6单元8课《匆匆》,我们知道,时间流逝本是司空见惯的现象,为什么作者能写得如此感人?
解答:作者在抒发时间易逝、无可挽留这一感受时,并不是去作枯燥无味的讲述,也不是去发空洞的呼喊,而是把自己在特定的处境里的感想,寄托于大自然多种可感的景象之中,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使抽象转为具体、思绪化的形象,一开篇就以独特的诗意创造,产生动人的效果,使人不由得随着作者的思路对人生问题去作深入的思考。
2人回答 发布时间: 2020-08-14提问者
乐乐
等级:童生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上册第3单元18课
下片中“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解答:该词表现了苏轼复杂的思想感情。从情感上看具有激昂和感伤的双重色彩。词中对壮丽河山的描绘,对英雄人物的尽情赞颂,表现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积极进取精神和奋发乐观的人生态度;而“人生如梦”的感慨,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郁闷和忧愤。但从全诗主题来看,苏轼的感伤其实是诗人壮志未酬的无奈情绪的流露,故不能孤立地看成是诗人悲观失望的自白。而从词的意境和语言分析,本首词感情浓烈、意境壮阔、风格豪放,又反映了苏轼的宽阔胸怀。
2人回答 发布时间: 2020-07-31提问者
陌陌
等级:童生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6单元18课《只有一个地球》中“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这一结论是怎样一步步得出的?
解答: 文章先从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写起,引出了对地球的介绍;接着从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而又被不加节制地开采或随意毁坏等方面,说明地球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威胁;然后用科学家研究的成果证明,当地球资源枯竭时,人类目前无法移居到第二个适合的星球上;最后告诉读者:人类应该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3人回答 发布时间: 2020-07-17提问者
瑶瑶
等级:童生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13课《短歌行》:
《短歌行》一诗思想主题的归纳
解答:全诗抒写的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兼诗人的曹操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对人生苦短和时光易逝的苦闷和感叹,同时也以真诚和迫切的心情抒发了自己招揽贤才的良苦用心、建功立业的宏图大志。篇末也坦诚地向世人展现了他所追求的人生价值。前半部分沉郁悲凉,其后慷慨激昂,通篇作者的情感时起时伏,高亢集中地体现了建安时期“慷慨悲凉”的建安之风骨,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品,也是曹操传世的千古名篇。
2人回答 发布时间: 2020-07-02提问者
沫沫
等级:童生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的写作特色
解答:1.运用褒贬词语富有感情。文章褒贬分明,在写国民党反动派时用了“最卑劣最无耻”“毒手”“偷偷摸摸”等贬义词,表达了对敌人的愤怒、憎恨之情。写进步力量时用了“光荣”“光明”等褒义词,表达了对进步力量的赞美之情,有力地表达了感情。2.在句式上多用感叹句,设问句和反问句。运用设问句和反问句可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更好地表达演讲者的思想感情。
2人回答 发布时间: 2020-06-19提问者
莉莉
等级:童生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上册第4课 作者为什么要提出“中国的稻田里如何走出了袁隆平这样一位世界级的农业科学家”
(第一部分第3段)这样的疑问?
解答:这是文中用来引出袁隆平进行水稻研究背景的一个设问性语句。这句话引出了下一段按时间的先后顺序介绍袁隆平进行杂交水稻研究的背景。概括而言之,中国出现袁隆平这样的科学家,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古以来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成了历史赋予这位有担当的知识分子的使命;而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灾荒给袁隆平留下了尤其刻骨铭心的印象,使他产生了不畏艰难勇攀科学高峰的志向。另外,这句话还起到了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作用。
2人回答 发布时间: 2020-06-10提问者
沐沐
等级:童生
-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9课《鱼我所欲也》的写作特色
解答:1.善用比喻和对比,论辩能力强。全文主要运用比喻和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进行说理,增强了说理的力度。如:孟子首先以鱼与熊掌比喻“生”与“义”这一对概念。鱼是美味,但几乎人人能得而食之;熊掌也是美味,但远甚于鱼,且不易得。孟子以鱼喻“生”,以熊掌喻“义”,形象地区别出“生”与“义”价值的高低。由此,孟子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也就不难被人接受了。第1段用正反对比阐述“义”重于“生”的道理,从反面假设推理,又用正面事实说明人能不贪生,不避患。论证严密,层层深入。
2人回答 发布时间: 2020-05-22提问者
浩浩
等级:童生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上册第3课 百合花象征手法所起的作用
解答:“百合花”在小说出现过两次,贯穿于“借被”、“献被”的行文脉络,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更深化人物的形象,直接表明新媳妇美好的心灵;而同时“献被”这一情节,对新媳妇棉被上的百合花进行特写,也暗示着通讯员的高尚人格。
2人回答 发布时间: 2020-05-09提问者
晓晔
等级:童生
-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22课《出师表》的写作特色
解答:1.议论、记叙、抒情水乳交融。文中对后主所提的建议是议论,但是又兼叙了自己以身许国的经过。在议论和记叙当中,流露出自己的真挚感情。2.语言率直、质朴、恳切、精炼。全文言辞恳切,“报先帝而忠陛下”之情贯穿全篇。作者处处为刘禅着想,殷切希望他继承父志,完成先帝未竟的大业。作者此情此意,形成了本文率直、质朴、恳切的语言风格。他心之所想,笔之所写,情之所注,理之所喻,皆醒目而感人。全文去雕琢,除粉饰,重真情,写实感,处处不失臣子身份,又切合长辈口吻。
2人回答 发布时间: 2020-04-23提问者
晓雪
等级:童生
-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上册第2课 《红烛》一诗的中心主旨
解答:《红烛》一诗,诗人由红烛联想到诗人的心,它们的相似点在于二者有相同的颜色,即红烛与诗人的心均为红色,本质上都是具有奉献精神。
将红烛与诗人的心相比,其深刻含义在于:以物化的红烛表现自己的拳拳赤子之心,借隐喻的笔法描写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内心所涌现的矛盾和痛苦以及渴望无私奉献、唤醒民众的热情,从侧面抒发诗人火热的爱国之情,凸显诗人勇于自我牺牲的奉献精神。
2人回答 发布时间: 2020-04-13提问者
小林
等级:童生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9课《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文章的写作特色
解答:本文构思新颖独特。作者借助感性的形象和感性的手段,把“思想消融在情感里,而情感也消融在思想里”,表达出深刻而撼动人心的思想:“有一颗大心,才盛得下喜怒,输得出力量。”语言朴实,意蕴深厚。作者朴实无华,充满哲理的语言,激发了我们情感和思绪的奔涌,展示了宁静致远的境界:“我们可以不美丽,但我们健康。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庄严。我们可以不完善,但我们努力。我们可以不永恒,但我们真诚。”字里行间都能让人感受到作者如大地、海洋和天空般广阔的心胸,感受到作者对美好人性和健康人格的期盼。
2人回答 发布时间: 2020-03-12提问者
雪儿
等级:童生
-
提问者
光之子
等级:秀才
-
随着数字化和网络化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大数据、人工智能带动的社会深度信息化变革,未来会有更多的领域需要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入。
该句子中特别是大数据、人工智能带动的社会深度信息化变革在句中的成分是什么?
解答:1人回答 发布时间: 2020-01-22提问者
鹿橘101252634
等级:童生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以描写“杨花”“子规”两样景物起笔,从全诗看,有什么用意?
解答: !9人回答 发布时间: 2020-01-17提问者
乐乐
等级: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