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慕联社区> 知识魔灯> 【生活中的科学】—二十四节气的秘密

【生活中的科学】—二十四节气的秘密

知识魔灯 慕联教育 浏览量(887)

【慕联导读】

刚刚过了夏至,其实夏至就是二十四节气当中的节气。2016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会议中心召开。11月30日下午,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通过委员会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的影响】

 


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人认识世界的时间知识体系,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它不仅是黄河中游农业地区的时序指南,它同时也是中国多民族、多地区的时间坐标,是中国人的自然哲学观念的生动体现,甚至还是海外华人与故乡历史文化发生联系并强化文化认同的文化时间。

二十四节气的形成与中国人对自然时序的理解有关。中国人很早就发明了一套思维方式,如阴阳五行的观念,主要用阴阳二气的运动变化来理解时间的流转。古人会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变化的关键期,阴气处于最高点,但阳气开始发生,所谓“冬至一阳生”。中国人从来没有事物关系固定的看法,习惯在运动流转中理解世界,理解时间。最寒冷的时期,看到阳气发生所带来的温暖的气息,在近似绝望的环境中营造希望的心境。这也是节气带给我们的生活服务价值的特殊体现。对于我们今天社会的人来说,很重要的一点,我觉得是一种文化认同的价值。传统时间制度与观念,代表一种文化归属。在每个节气点,通过共同的仪式活动以及共享食物,带来一种共同的感受,凝聚大家的文化认同感。马来西亚华人的“二十四节令鼓”的发明,就是他们意识到二十四节气作为华人族群的文化标志意义,以及由此产生的文化认同的精神价值。 此外二十四节气在今天的农事活动与养生方面仍然发挥着持续的生活服务价值,尤其带给人们的一种尊重顺应自然的价值观,也非常重要。为人类最终逃不出自然的时间秩序,违背这些客观规律,就会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比如今天人们对自然环境过度利用所带来的破坏,以及由此引起的气候灾难等。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什么制定而成的呢?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节气的日期在阳历中是相对固定的,如立春总是在阳历的2月3日至5日之间.但在农历中,节气的日期却不大好确定,再以立春为例,它最早可在上一年的农历12月15日,最晚可在正月15日.现在的农历既不是阴历也不是阳历,而是阴历与阳历结合的一种阴阳历

同学你明白了吗?

 

作者杨娟 改编自互联网

护眼模式

在线咨询

需要打开QQ

电话咨询

免费咨询电话

18100178233

意见反馈

扫码添加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