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卓玉:全面质量时代的教育治理
【慕联导读】
今天我和大家谈的是全面质量时代的教育治理。在这里,有两个关键问题需要厘清,一是我们的基础教育处于什么样的时代或阶段,二是这个时代的教育治理方式应该是什么。
来之不易的全面质量时代
我首先谈点感受:这是来之不易的全面质量时代。为了这一时代的到来,我们努力了40年,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分两步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学前教育入园率近85%,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力争2020年入学率达到95%;二是全面完成校舍建设的补课性任务,;三是中小学装备配置基本达标;四是中小学信息技术配置水平接近发达国家;五是经费、人事、管理等制度框架基本建立;六是教师、校长培养、培训机制基本建立,素质普遍提高。我在山西教育厅工作十多年,亲身经历了这些事情。几十年里全国上上下下为了这一任务实现,付出的辛苦是可以载入史册的。
其次,从高层关注重点的变化,可以见证全面质量时代的到来。从中央政府层面来说,去年以来,中央政府释放的信号非常明确。全国教育大会和党中央国务院近期颁布的几个文件都是讲质量,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等;教育部修订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高中课程标准,国家全力推进中考、高考改革,改革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努力解决指挥棒问题,实际也是质量问题;教育部也正研制县域教育质量、学校教育质量、学生学业质量标准,切实解决好、回答好什么是教育强县、什么是好学校、什么是全面发展的学生这三个问题;强调大力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推进过程中,关注点不是配置,而是应用,这是教育部最近几年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基本思维。
上个月,教育部又紧锣密鼓地就教研工作、初中考试命题工作、中小学实验教学工作印发了三个具体配套文件,分别是《关于加强和改进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意见》,围绕提高育人质量,细化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署。
从基层政府层面来说,面对转型和工作重心调整,基层政府该怎么办呢?在我看来,必须正视考试成绩与全面质量的关系。对教育局长来说,有两件事情是非常重要的,一是全面质量必须重视,二是考试成绩,这是铁一般的事实。我觉得,从现在教育发展好的地区看,这二者的关系完全能够处理好。理论上讲,考试成绩就是全面质量的一个组成部分。另外,在全面质量时代,教育局的干部应该潜心研究教育内涵。因此,我们要对教育系统的机关干部进行专业培训,希冀有效推动区域教育质量治理工作,探索质量时代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全面质量的四个维度
什么是教育治理能力,什么是教育治理水平?这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进入全面质量时代,我们不仅重视质量,还要重视内涵,我想从以下四个维度来阐述全面质量的内涵。
第一,保障性质量。我们可以把条件、管理、队伍元素与质量的关联,都看成质量或者质量保障因素。要认真分析的是一个区域学校,它的条件和质量的关系是什么,管理和质量的关系又是什么。
第二,过程性质量。我们讲质量,肯定要谈到考试、成绩,这个是很重要的。我们也知道,决定考试成绩的是整个过程,教育局要认真分析,在所管辖的每一所学校里,和质量相关的各种过程元素还有哪些改进的空间。比如,学生的课外、户外学习活动水平如何?在高度关注实践能力的背景下,如果不关注学生的课外活动,这个学校的办学质量就要“打问号”。一个教育局应该对所管辖的学校影响到考试质量的过程元素做系统、精准的分析。只有过程性质量有了保障,结果性质量才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第三,测评性质量。从基础教育来讲,测评性质量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常规性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二是常规测试,如期末考试;三是升学考试,就是最后的大考。要建立三种测评一体化方案,不是只看最终的中考高考结果,只有把三者统筹考虑,才能保证狭义的考试成绩。
第四,公平性质量。我们今天讲质量,有一个前提就是公平。在公平性质量上,有三类人必须给予关注。一个是残疾学生质量,每一个残疾学生必须给予关注,关注他们的成长,也关注他们的学业。再一个是困难生,任何一个学校,任何一个教育局长,理论上讲首先应该关注的是需要政府兜底的那部分学生,那就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有时候非常优秀的学生反而不需要人管,真正政府要做的是保底、兜底性的工作。再就是资优生,未来各个领域的领军人才。这些学生一旦出现,应当给予他们所需要的教育,这才是公平性的质量教育。
全面质量时代的教育治理方式
全面质量时代的教育治理方式是什么呢?我想从教研机构建设、督导机构建设、课程管理、考试管理、社会资源管理、家长资源管理等六个方面简单与大家做一个交流。
第一,教研机构。在过去一个历史时期,我们抓财务、抓人事、抓安全,好像教研工作不是很重要。进入一个新的时代,要抓质量,对于局长来讲,必须有抓手,必须有一个机构、一支队伍。这就是教研机构、教研员,一个区域里的教研水平就是这个地方的质量水平。在我的印象中,哪个县教研工作做得非常好,这个县的教学质量一般来说也非常好。关于对教研机构的建设,我强调一点,即省市县都应该建立教研室建设标准。教育局管理教研室时应该重视两种机制的建设:一个是任务机制,一个是评估机制。
第二,督导机构,督导机构历来就是有的。 基础教育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督导机构的功能定位可能要发生一些变化。关于督导机构建设,我想谈三点。一是理念,督导水平是现代治理的重要体现。二是变化,督导工作随着事业的发展有两个重要变化,一个是过去以督政为主,现在是督管理、督质量。还有就是,过去我们督导常常是政治性的专项督导,如安全督导、校舍建设督导,未来我们除了这些专项工作以外更要重视常规督导。三是工作改进方式,督导机构要努力提升队伍素质,要认真制定标准。当然,督导水平和结果使用也很重要,如果结果使用没有一整套办法的话,我们的督导没有生命力。
第三,课程管理。课程管理更多工作在校长层面,政府要做的一件事情是守住底线。政府在课程管理方面,必须尽职尽责,牢牢守住底线,这个底线什么?严肃《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的国家意志性质。严格执行方案,实施课标。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就是国家意志,要厘清政府与校长的责任,建立责任追究机制。有些事情责任在局长,有些事情责任在校长。
第四,考试管理,这个话题非常复杂。 一是试题质量管理,教育系统,从小学到大学,只认一个东西,就是分数。高考按分数说话,给教师发奖金按分数,局长评价校长工作也是看考试排名。所有的都是依据分数说话,但很少有人追问,这个分数可信吗?试题有没有问题,科学不科学?如果试卷本身就有问题呢?目前盛行刷题,为什么要刷题?这说明试题这个指挥棒存在问题。所以应关注试题质量。二是考试结果管理,拓展结果的使用,现在考试的数据那么丰富,应该说有很多使用渠道,但我们现在大多就一个渠道——排名,大量的数据似乎没有用起来。再者是追究公布成绩行为的法律责任。三是考试秩序管理。校考、统考太多,严重影响正常的教学。
第五,社会资源管理。这里有三个关键词,一是理念,户外学习水平体现着教育发展品质,社会资源与学校实验室图书馆资源一样重要。二是资源,这里的资源是指大自然、场馆、农业、工业、服务行业可用资源,这些资源要对接德智体美劳所有课程。三是设计,教育局应该做这方面的制度设计,如社会责任、安全、组织、经费标准、评价机制的研发等。
第六,家长资源管理。家长的重要性,家校合作的迫切性、重要性不言而喻,各位局长心里都很清楚。因此,政府要研制、颁布家校合作育人的实施方案,明晰责任、义务、方式、效果评估等。
来源:教育思想网( eduthought)
本文整理自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山西省教育厅原副厅长张卓玉在全国教育局长研究联盟首届学术年会上的主题发言,有删减
再编辑:小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