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慕联社区> 资讯快递> 你的手机装了几个教育APP?马上要整治了!

你的手机装了几个教育APP?马上要整治了!

资讯快递 互联网 浏览量(1463)

【慕联导读】

“我们有三个”、“我们只有一个”……听说8部门出台文件规范教育APP,记者联系几位家长,发现他们手机上的教育APP不少,但统一安装的并不多。随着“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到来,教育APP快速发展,难免出现植入广告泛滥等情况,该如何管理呢?今天上午,教育部召开第5场教育金秋发布会,解读8部门出台的《关于引导规范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有序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也是国家层面发布的第一个全面规范教育App的政策文件。



《意见》首次界定教育APP的内涵与外延

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司长雷朝滋在发布会上介绍,《意见》覆盖各学段教育和各类教育App,对促进“互联网+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意见》准确界定了教育App的内涵和外延,提出教育App是以教职工、学生、家长为主要用户,以教育、学习为主要应用场景,服务于学校教学与管理、学生学习与生活以及家校互动等方面的App。《意见》规范的教育App大致分为三类:市场竞争提供、师生自主选用;学校企业合作、学校组织应用;学校自主开发、部署校内使用。

《意见》以促进教育App的发展作为政策出发点,对教育App实施包容审慎监管,不设置准入许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在严守底线的前提下为新业态发展留足空间。鼓励通过推荐优质教育App树立行业标杆,发挥头雁效应。鼓励通过购买优质教育App服务方式创新供给模式,促进产业发展。

统一使用APP不得收费不得商业植入

《意见》共20条四个方面,从教育App提供者、需求层面、健全管理和支撑保障等方面提出明确实施办法。

《意见》提出必须建立备案制度;加强内容建设,对未成年人保护、提供服务主体等方面进行规范;规范数据管理,严禁强迫用户授权提供个人隐私信息;保障网络安全,严格落实《网络安全法》,推动建立安全审核和认证,切实保障广大师生切身利益。

从教育APP需求方层面,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开发谁负责、谁选用谁负责”的原则建立管理责任体系。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选用教育App应征求师生家长意见,并经领导班子集体决策;规范进校合作,要求统一使用的教育App不得向学生和家长收取任何费用,不得植入商业广告和游戏;推荐使用的教育App遵循自愿原则,不得与教学管理行为绑定,不得以学分、成绩和评优挂钩;面向师生提供管理和服务的教育App,应当整合为互联互通、业务协同、信息共享的综合性App,避免应用泛滥的问题。

此外,健全管理体系、加强支撑保障都写入《意见》。接下来将建立教育APP的长效监管机制,提供方要加强自律,职能部门要建立协同联动的监管机制,社会力量发挥社会监督作用,教育行政部门将教育APP规范管理纳入督导、考核等工作中,建立选用退出负面清单和黑名单制度,形成常态化监管。

“从技术规范、信息素养、采购机制等方面,为引导规范教育App有序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配套环境。”雷朝滋在发布会上表示。

教育部将对校园教育APP启动专项行动

“我手机上关于教育的APP有8个,不算多。”杭州市上城区一所热门公办小学的学生家长毛女士告诉记者,其中“安全教育平台”APP和“杭州教育”APP是学校要求安装的,使用频率都比较高。“这个可以学很多知识。比如暑假里,会告诉你游泳注意安全事项,小朋友很喜欢这些内容。”毛女士向记者展示起“安全教育平台”APP的页面,另一个“杭州教育”,则是家校沟通的重要平台。“学校有什么消息通知都可以收到,也可以通过这个联系老师。”毛女士介绍道,里面没看到商业广告。

 

家长提供手机截屏

对于目前已经在校园中泛滥的各类教育APP,教育部也将于近期启动专项行动。

对于教育App开发方面,学校行政部门或教师开发教育App并要求学生使用的,需经学校批准立项,不得擅自开发。

如果选用教育App要充分征求师生、家长意见,并经领导班子集体决策同意。

对于一些大学动辄二三十个教育APP,也必须严格控制,一个单位同一业务、不同层次不得开发多个App。

对于教育App数据采集也需要统筹管理,采集个人信息应遵循最小化原则,大范围采集个人信息应经领导班子集体决策同意,第三方App采集个人信息应与学校签订数据安全协议。不得向用户重复采取个人信息,严格限制采集个人生物识别信息。

据悉,《意见》的目标是2019年底,完成教育移动应用备案工作。开展教育移动应用专项治理行动,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2020年底,建立健全教育移动应用管理制度、规范和标准,形成常态化的监管机制,初步建成科学高效的治理体系。


再编辑:小羽

来源:浙江在线

护眼模式

在线咨询

需要打开QQ

电话咨询

免费咨询电话

18100178233

意见反馈

扫码添加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