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慕联社区> 家长广场> 《小欢喜》:道尽了中国式教育的“别离”与“欢喜”!

《小欢喜》:道尽了中国式教育的“别离”与“欢喜”!

家长广场 互联网 浏览量(1138)

【慕联导读】

“我们就是中国街头巷尾里最普通的爸爸和妈妈。”



近日,热播电视剧《小欢喜》,成为了家长们热议的话题.作为2016年《小别离》的姊妹篇,《小欢喜》由原班人马打造,主演等人悉数回归。

该剧开播后,因其对“中国式教育”全景式地扫描,而收获了众多的关注,口碑和评分都还不错↓↓↓

 

如果说,《小别离》聚焦的是中考的焦虑,那么,《小欢喜》则是反映了高考的痛苦。

教育,始终是一个家庭的大事,尤其是在高考这个特殊的节点上...

孩子如何备战高考?父母离异会否影响孩子?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从不在场,到突然到场,父母该如何正确步入孩子生活...《小欢喜》通过普通家庭的教育经历,以及关于亲情支撑的温暖记忆,再次引发了社会对“中国式教育”的关注与思考。

 

故事围绕三个截然不同的家庭展开,分别展示了三种不同的教育方式↓↓↓

1.黄磊和海清铁打的夫妻档,继续联手对抗学渣儿子;

 

 

2.陶虹和沙溢饰演的离婚夫妇,一见面就掐架。他们对学霸女儿充满高期待,要求严格;

 

3.王砚辉和咏梅,扮演“不在场父母”,却在儿子高三这年,突然回到他的身边,从此开始了磨合之路。

 

三个迥然不同的普通家庭,却因高考的契机而殊途同归,生动地演绎了中国式家长的众生相,反映出一些共同的问题↓↓↓过于真实的《小欢喜》,每个跟“中国式教育”有关的人,都应该好好看看↓↓↓

最好的爱不是控制,是平等和尊重

有一种爱,叫做“以爱之名”


电视剧中,方家为了保障孩子睡眠的充足,搬进了月租过万的学区房;乔家以爱为名,对女儿展开窒息式关怀和兴趣干涉;季家为不让儿子受冻,竟逼其穿上女款秋裤。

三个家庭“以爱之名”,各出奇招,“为你好”式体贴让子女啼笑皆非!

 

而在剧中,乔英子这个形象,是在母亲控制式教育下成长的代表。

身为学霸,她压力很大,过得并不开心,因为妈妈对她的期望太高,认为她的志愿必须是清华北大。

陶虹饰演的母亲宋倩,为了让她考上名校,逼她喝滋补汤,还给她房间安装隔音装置和透明玻璃,以方便全方位监督控制;甚至和英子去看一场电影,聊的电影情节也和物理知识相关。

 

 

英子对航天充满兴趣,在高考誓师大会上,她在许愿气球上写下了自己报考航空航天大学的梦想,却被母亲嘲笑为“这是什么东西啊?”然后强行让她修改成了清华北大...

 

 

 

英子不愿意,把气球推给妈妈,妈妈却拿着笔要求英子自己写。

 

推搡过程中,气球爆了...英子的委屈瞬间爆发,狂奔着离开了球场!母亲对英子拥有强烈的控制欲望,始终不肯放手让英子自己做主,甚至不能允许她们之间出现第三个人。喜欢英子的邻居刘静会让宋倩嫉妒、吃醋。

因为离婚的缘故,宋倩把所有的都给了英子,孩子就是她的一切。

 

 

而另外两个家庭,多多少少也在“以爱之名”行控制之实。

鲁迅在《我们现在怎么做父亲》中说道:“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

在剧中,无论是宋倩对女儿英子的高期待、高要求,严控制,还是其他两个家庭面对孩子高三时的焦虑,都体现出名曰爱孩子,实际上却是对孩子的道德绑架。

剧中有这样一幕宋倩当着孩子的面,哭诉自己为女儿付出了全部,为什么会换来这么多怨恨?英子回答:“妈,您的原则是原则,我的原则就不是原则吗?”

于是,这位妈妈使出了杀手锏:“我为了你,放弃了多少我自己想做的事,你知道吗!”听了妈妈的话,女儿泪流满面,无力再多说一句,只是痛苦地抓着头发,默默哭泣。
这一幕多么熟悉,在父母的道德绑架下,亲子之间已然失去了平等交流的可能。

 


《小欢喜》通过父母的控制式教育,传达出一个理念:“父母总认为自己最了解孩子,可实际上他们了解的,只是他们认为的我们。”孩子不是父母生命和意志的延续品,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理想和生活。

智慧的父母,应该学会在恰当的时候慢慢退出孩子的生活,不以爱的名义去压迫孩子,而是以平等的人格进行交流。

 

最好的爱不是控制,是给予孩子平等与尊重!

《小欢喜》中折射出的教育问题,还有一点,就是父母该给孩子怎样的陪伴?

季家的“空降”父母,从“不在场”到强势入场,刻画了中国式教育的一个误区。

有时候,我们以为,努力赚钱,给孩子最好的学习条件,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孰不知,失去父母陪伴的孩子,就像迷路的小鸟,找不到家的方向。

剧中一开始的季杨杨,就是这样!

 

因为父母太忙,经常在外地工作,于是季杨杨被父母安排在舅舅家生活,成为了“留守儿童”。

从小缺少父母之爱的季杨杨,养成了叛逆任性的性格,热爱赛车,狂拽酷炫就是他追求的风格。

 

而父亲季胜利,则始终是在远程行驶父亲的权力,对孩子严格要求。

但由于对孩子缺少陪伴和沟通,季杨杨对父亲的做法并不买账,经常我行我素,公然和父亲对抗。亲子关系的隔阂,让季杨杨把父亲的关心视为“回归家庭的政治任务”。而在高考这个关键节点上,由于陪伴的不足,沟通的代际问题,而导致亲子矛盾不断锐化。
突然空降的父母,打破了季杨杨正常的生活节奏,让他非常抵触,甚至扬言舅舅才是自己的家长。

 

而父亲的严厉,更是让他无所适从。天气转凉,季胜利拿出了妻子的女款秋裤,执意让儿子穿上,父亲一腔热血让季杨杨哭笑不得。而这一切,都是父母缺少对孩子的陪伴,造成的。从小缺少父母陪伴的季杨杨,甚至不知道家为何物,不知道父母的爱还可以是另外一个模样,很让人心疼。

有句话说得很好:“人有两次生命:第一次是作为孩子,陪伴在父母身边快乐成长;第二次是作为父母,守护在孩子身边,懂得第一次生命的难能可贵。”

陪伴孩子一起成长,收获的不仅是矛盾的化解,更是一个家庭的新生。母亲刘静的做法,很好的弥补了前期陪伴的不足。

 

刘静一直对于缺席孩子成长抱有遗憾,当再次与儿子亲密相处时,开始识图努力走进儿子的内心。

但她采用的方式不是严厉,而是“理解式的教育”。对于孩子的学业和爱好,刘静很理解与包容,一直尊重杨杨的选择,并且在父子之间化解矛盾,也让季家从疏离的情感慢慢升温,变得更加亲密。

受到影响的季胜利,也尝试地做出改变。亲自去体验儿子酷爱的卡丁车,并巧遇了儿子;换上赛车服,努力尝试走进儿子的内心世界。父子关系的缓和,让一家人,都洋溢在了幸福的氛围中!

季家父母用实际行动完成了自我救赎,证明了,陪伴孩子一起成长,多么重要!最好的教育,是陪孩子一起成长,尊重孩子的个性与兴趣,与孩子打成一片。

父母要学会长大,学会面对自己的人生

黄磊曾在访谈中说过,如果说《小别离》强调的是父母面对女儿,要有一个告别;那么《小欢喜》强调的是,父母要学会长大,要学会面对自己的人生。

 

他在剧中饰演一位开明的父亲,海清饰演的母亲则相对严苛一些。

在谈到“严父慈母”、“棍棒底下出孝子”等传统教育观念时,黄磊眉头紧锁,坦言:这是没有逻辑的。做严格的父母,其实是对自己严格,而不是一味要求孩子。

家长自己做好了,就不怕孩子不学好!曾有人在日本的地铁上采访一对正在看书的父子,问这位父亲如何让孩子养成看书的好习惯。那位父亲的回答很简单:家长爱看书即可,因为孩子天生就会模仿。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父母对孩子的殷切期盼,这本无可厚非。但在这份期望中,我们不应该忘记:身教大于言传。

所以在《小欢喜》中,当家长们放下苦口婆心的说教,陪孩子共同努力克服成长和学业中的困难时,孩子们不再以对抗的姿态面对父母,他们开始明白父母的苦心,并且愿意接受父母的要求。

 

 

未来,无论孩子变成什么样,他的根始终在父母,在家庭,在教育。父母情绪稳定,孩子便会“每临大事有静气”;父母崇尚读书,孩子便会“腹有诗书气自华”。

为人父母,是一门需要用心的学问。做好这门学问的标志,不是把孩子雕琢成完美的作品,而是与孩子一起成长为更好的人。

剧中有一个场景。季胜利弯下腰,诚恳地向儿子道歉:“我错了。”儿子眼角含泪,被父亲感动了!

 

这一幕,引发了网友的强烈共鸣:我爸妈从来都不会给我道歉,永远都是他们对!向孩子道歉这个事难吗?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勇敢成人错误,为孩子作出表率,并不丢人!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家庭教育对父母来说,首先是自我教育。”家长只有自我成长了,才会看清自己的人生,努力引导孩子的人生!诚如是!

正如《小欢喜》海报说的那样:“人生就是一场场小别离和一场场小欢喜组成的,少了哪个都不会完整。”

三个家庭,三种教育方式,各有各的利弊。当父母与孩子同时相遇在高三这个节点,各自的教育问题被不断放大,呈现出小别离的悲伤氛围;

 

当父母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调整与孩子的相处方式,结局就会是收获一场场的小欢喜!

 

《小欢喜》中透露出的教育理念,值得每一堆父母学习:“相较于审视孩子,父母们应当更注重审视自身。”

家庭教育,是一场模仿游戏,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要先成为什么样的人。

希望每一对父母,都对自己多些要求,对孩子少些苛责,让亲子关系随时随刻都充满着“小欢喜”。


作者丁红 改编自互联网

浙江提优课 科学八年级上册——压强

浙江中考专题 科学 功率p=fv

九年级科学上册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教科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 第二单元 船的研究

人教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 总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推动社会发展的印刷术

护眼模式

在线咨询

需要打开QQ

电话咨询

免费咨询电话

18100178233

意见反馈

扫码添加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