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慕联社区> 知识魔灯> 清明 万物清且明 赴一场古诗的盛宴

清明 万物清且明 赴一场古诗的盛宴

知识魔灯 慕联教育 浏览量(898)

【慕联导读】

不知不觉,第五个节气【清明】已经悄然而至。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最为独特的一个,它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即春分后第15日。

清明,本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但由于我国民间自古就形成了祭祀踏青等风俗,而使这一节令特别受到人们的重视,逐衍成为中华民族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古代骚人墨客自然不会失却吟咏清明的雅趣,他们以此古风民俗为题材,或感时伤怀,或寄情山水,或不拘俗套……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千古传诵的妙语佳句,堪称民俗节日里的诗歌盛宴。

(一)

晚唐时期一个细雨纷纷的清明日,诗人杜牧正冒雨趱行在山村小道上。显然他并不是出游赏玩风景的观光客,而是孤身远行的羁旅之人。

清明这个节日,因有上坟扫墓之俗,原本就是个颇觉沉重的日子。诗人孤身行路,偏又遇雨,青衫尽湿,不由触景伤情,更觉神魂散乱,平添落魄之感。触景伤怀,愁绪顿生,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这个遇雨的清明节,使他灵感勃发,挥笔留下一首题为《清明》的七言绝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小诗,不用典故,语言朴素,词采清丽,情景交融,文与景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令人百读不厌,堪称绝佳之作。

无独有偶,宋代“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清明时节触景生情,也写下了一首同题七言律诗。诗曰: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遇千载知谁是,满眼蓬篙共一丘。

 

此诗通篇运用对比手法,抒发了人生无常的慨叹。诗的上半阙先描绘出这一节令到来之时,万物欣欣向荣,充满蓬勃生机的动人景象,并由清明的百花盛开芳草萋萋想到荒原的逝者,感情平抑内敛别有境界。

下半阙用“齐人乞食”和“介子推火焚”两个典故作对比,深刻反映了人生的不同境界和价值,表达出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拷问,暗含着诗人对介子推高风品格的推崇赞扬。

在诗人眼里,古往今来,不论是粗俗之人还是高贵之士,都只有一个殊途同归的结局,黄土一丘而已!但是,人生的意义却不尽相同,有的遗臭万年,有的却千古不朽。此诗构思精巧,具有鲜明的思想倾向性和艺术性,读后令人回味无穷。

(二)

清明节的一个重要民俗活动就是祭扫祖坟,追悼亡灵,寄托对先人的哀思。在古人众多吟咏清明的诗作中,自然不乏表现这一古老民俗的名篇佳作。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有一首《寒食野望吟》的诗,十分生动地描写了当时人们在清明祭祖扫墓的情景:

丘墟郭门外,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扬树,尽是死生离别处。

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归去兮。

此诗运用白描的手法,通俗的语言,寥寥数句,就为我们勾画出了一幅古代清明祭祀风俗图。

 

南宋诗人高翥有一首七言律诗《清明》,诗云: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此诗不用夸张,也没有艰涩费解的文字,而是用朴素无华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古人清明郊野祭祖扫墓、悼念亡人的场面,还通过对墓田情景的描述,劝勉世人珍惜光阴,善待人生。此诗被收入《千家诗》,千百年来倍受青睐。它与白居易的诗句可谓相映成趣,耐人寻味。

 

关于此诗历史上还有个趣闻,说是明代有人因争坟地大打出手,闹出人命。有无名氏将高翥的诗改了几个字,便成了一首绝妙的劝谏诗:

南北山头争墓田,清明殴斗各纷然。

衣衫撕作白蝴蝶,脑袋打成红杜鹃。

日落死尸眠冢上,夜归儿女哭灯前。

人生有事须当让,寸土何曾到九泉。

 

(三)       

在古代,清明时节踏青春游的风气也极盛行,这在古人吟咏清明的诗作中也有大量表现。             

清明时节,红桃初绽,纷柳垂丝,莺歌燕舞,春光明媚,正是春游踏青,寄情山水的大好时机。宋代诗人程颢有一首《郊行即事》,记述了清明时节出游的乐趣:

荒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跋山涉水,回归自然,令人万虑俱澄,物我两忘,春游之乐、之妙、之趣,在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南宋吴惟信也有一首《苏堤清明即事》的诗,生动地描写了古时春游踏青的盛况: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扬柳属流莺。

 

元人姚燧在《清明日陪诗僧登落星寺》一诗中,也绘声绘色地记述了清明出游的开怀情景:

抵掌女娲前功捐,炼石力尽还陨天。

怒飞十有八万里,掷陷彭 蠡三重渊。

 

欧阳修有 “ 南国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 的名诗。朱熹也留下 “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 的佳句。

 

大自然的风光美景,和踏青春游的民俗风情,在他们的生花妙笔下,犹如画幅展现在我们面前,给我们以美的艺术享受,读后令人神往。

(四)

清明,虽是个有着深远民俗背景的节日,但即使在古代,也有不拘一格,不流于俗套过清明的。

 

 

宋代翰林学士王禹称,诗学李、杜,文仿韩、柳,是宋初最有成就的作家。他曾写过一首题为《清明》的七言绝句,流传久远: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时值清明,别人都忙于踏青春游,赏花饮酒,而他却一如往昔,独坐书斋,通宵苦读。可见,他之所以能学有大成,取得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不就是有了这种惜时如金、几近苦行僧般的治学求学精神么?无论古今,他都是学子们的典范。

护眼模式

在线咨询

需要打开QQ

电话咨询

免费咨询电话

18100178233

意见反馈

扫码添加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