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慕联社区> 知识魔灯> 小年来啦 ▏为什么南北方“小年”相差一天?

小年来啦 ▏为什么南北方“小年”相差一天?

知识魔灯 慕联教育 浏览量(470)

【慕联导读】

在不同地区,“小年”有不同的概念和不同的具体日期,北方地区为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而南方不少地区则为农历腊月二十四日。甚至在一些日历上,农历腊月二十三和二十四都被称为“小年”。

这就不得不让人产生疑问,为什么同样是“小年“,但是小年为什么会在南北方不同地区会相差一天呢?

小年意味着人们要准备年货,表示新年要有新气象,表达了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为什么南北方“小年”相差一天?


什么是“小年”

“小年”也被称为祭灶节、灶王节、祭灶,是中国传统节日的祭灶习俗。

     传说,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败尽家业沦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难当,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

      玉帝知道后,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还没坏到底,既然死在了锅底,就把他封为灶王。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汇报,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

      老百姓觉得灶王一定要敬重,因为他要上天汇报。于是,民间就有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来年平安和财运。

 

其实,祭灶的风俗由来已久。《礼记.月令》云:“祀灶之礼,设主于灶径。”灶径即灶边承器之物,以土为之者。那时祀守被列为五祀之一。《战国策赵策》云:“复涤侦谓卫君日:臣尝梦见灶君,”唐罗隐灶诗亦有“一盏清茶一缕烟,灶君“上青天“”的名句。可见两千多年前已有祭灶之礼,且历代相沿成习。

现在我们所见到的灶王,都是男性的形象。从古代的文献记录来看,灶王形象确实曾经有男也有女。《太平御览》卷五二九引东汉许慎《五经异义》云:“灶神祝融,是老妇。”

    而其他文献也提到过,祭灶或祭火的仪式是由年长的妇人来担任主祭。若论其由来,乃是因为灶与炊事紧密相联,而女性正是家庭性别分工之中主掌炊事者。

    后来随着后来儒家文化与男权占据绝对主导,灶王作为“炊母神”的形象逐渐褪去。到汉后,灶王基本已是男性形象,女灶王只留下了一个“状如美女”的模糊想象,或者作为男性灶王的配偶“灶王奶奶”而伴其左右。

 

为什么南北方“小年”相差一天

“小年”源于上古时期人们对火的崇拜,在殷商时期的“五祀”和西周的“七祀”中,“祀灶”都是重要内容。

      魏晋之后,作为“祀灶”对象的灶神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小年”作为节日基本成型。

      清朝之前,“小年”祭灶都在腊月二十四,如在成书于宋末元初的《梦粱录》中,就有“(腊月)二十四日,不以穷富,皆备蔬食饧豆祀灶”(腊月二十四,无论穷人还是富人,都会备各色菜肴祭灶)的记载。

      清朝的皇帝从雍正年间开始,每年腊月二十三在坤宁宫祀神,为了节省开支,皇帝顺便把灶王爷也拜了。以后王族、贝勒随之效仿,于腊月二十三祭灶,自此开始有了官民在不同日子过小年的分野。

      北方民间“小年”祭灶时间逐渐变为腊月二十三日。而南方大部分地区由于距离政治中心较远,则继续沿用旧历,即腊月二十四日祭灶。

       如此一来,南北方过“小年”就相差一天了。

 

 

 

“小年”有哪些习俗?

   “小年”开始,“过年”的大幕正式开启,人们开始准备年货,干干净净过个好年。

1.大扫除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窗帘被褥,洒扫房间庭院,掸拂尘垢蛛网,干干净净迎春节。

 

 

2.祭拜灶王

“小年”也是民间传统祭灶的日子。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等,以表自己真诚祭拜灶王爷,为的就是让灶王爷在玉帝面前多说好话。

 

3.剪窗花 

      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鸳鸯戏水,和合二仙等等有吉祥寓意的图案。将红色的窗花贴在打扫一新的屋子里,更添喜气。

 

 

4.贴春联

“小年”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景,内容丰富,妙语联珠


5.吃饺子

 “小年”吃饺子,取意为“送行饺子迎风面”。在很多地区,一到腊月就开始各种吃饺子了。冬至要吃,“小年”也要吃,而大年三十,初一初五初七也都要吃饺子……甭管啥节,吃饺子就对了!

 

6.洗浴

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发。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

 

  在这里,

      慕联教育给大家

      送上最真挚的祝福,

     祝您“小年”愉快,

万事如意,阖家团圆!


护眼模式

在线咨询

需要打开QQ

电话咨询

免费咨询电话

18100178233

意见反馈

扫码添加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