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小趣文】爱因斯坦不得不说的7个小故事
【慕联导读】
【爱因斯坦小时候数学并没有挂科】
一直以来,学困们都以爱因斯坦小时候数学不及格来安慰自己,但记录显示,爱因斯坦实际上是一个优等生。他在慕尼黑上学时成绩优异,只是难以忍受老师对课堂纪律的过分要求,他将其称为“机械纪律”。为了逃避兵役,这位未来的诺贝尔奖得主于15岁辍学离开德国,但在此之前,他一直是班里的尖子生,甚至还因为对复杂数学和科学概念的掌握而被视为天才。后来,当看到有新闻称他小时候数学挂科时,爱因斯坦表示这只是一个谣言:“我未满15岁就已经掌握了微积分。”
(14岁的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的大女儿去向不明】
1896年,爱因斯坦放弃德国国籍,被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录取。在那里,他与来自塞尔维亚的在培物理学家米列娃·马里奇开始了一段激情热恋。二人后来结婚,毕业后生下两个儿子,但在他们喜结连理的一年前,马里奇生下一个名叫丽瑟尔的私生女。爱因斯坦从未向家人提过这个女儿,而且他的传记作者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在检查爱因斯坦的私人文件时才意识到这个女儿的存在。她的命运至今仍是一个谜。一些学者认为丽瑟尔于1903年死于猩红热,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她躲过了猩红热被一个塞尔维亚人收养了。
《爱因斯坦的女儿:寻找丽瑟尔》
【爱因斯坦把诺贝尔奖作为离婚财产分给妻子】
20世纪10年代,婚姻触礁的爱因斯坦离开家人移居柏林,与表妹艾尔莎开始了一段新恋情。几年后的1919年,爱因斯坦与马里奇最终离婚。在离婚协议中,爱因斯坦承诺,每年会付给马里奇抚养费,外加诺贝尔奖的全部奖金。他当时笃信自己一定会获得诺贝尔奖。马里奇同意了。1922年,爱因斯坦因发现光电效应获得诺贝尔奖,收到奖金后,他把一部分钱交给了马里奇。届时,他与艾尔莎已经结婚,二人的婚姻关系一直维持到艾尔莎于1936年去世。
(爱因斯坦与第一任妻子米列娃·马里奇)
【美国联邦调查局曾暗中监视爱因斯坦达几十年】
在希特勒于1933年上台前不久,爱因斯坦离开柏林前往美国,在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大学高等研究院任职。他对和平主义者、公民权利和左翼事业的支持早已引起美国联邦调查局的怀疑。在爱因斯坦踏上美国后,联邦调查局对他发起了一项最终长达22年的监视计划。特工们窃听这位物理学家的电话,暗中拆开他的信件,还在他的垃圾箱里翻来倒去,希望证明他是一个颠覆分子或苏联间谍。他们甚至相信他是在制造死亡之光,并对此进行了调查。这项监视计划最终空手而归,但截至1955年爱因斯坦去世时,该计划共整理出多达1800页的资料。
【爱因斯坦曾敦促原子弹的发明,但后来却成为核裁军的支持者】
20世纪30年代末,爱因斯坦获悉德国科学家已经开始一项新研究,要制造原子弹。想到一件毁灭性的武器可能落入纳粹之手,爱因斯坦决定暂时抛开和平主义原则,与匈牙利物理学家利奥·西拉德联手推动美国的核计划。后者帮助他写信敦促罗斯福总统开展原子弹研究。尽管爱因斯坦从未直接参与曼哈顿计划,但后来广岛和长崎发生原子弹爆炸后,他对自己在制造原子弹过程中发挥的次要作用深表遗憾。他告诉《新闻周刊》:“如果我知道德国人当时并没有造出原子弹的可能,我绝不会为制造原子弹做任何事情。”此后,他成为核裁军、武器试验控制和世界统一政府的坚定倡导者。1955年,在他去世前不久,他与哲学家罗素共同签署了《罗素—爱因斯坦宣言》,这封公开信强调了核战争的风险,并恳求各国政府“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一切争端。”
【以色列政府希望他成为以色列总统】
虽然爱因斯坦并不信奉传统犹太教,但他对自己身为犹太后裔有着深厚的感情,经常公开表示对反犹太主义的反对。他从来都不是一个坚定的犹太复国主义者,但是以色列第一任总统哈伊姆·魏茨曼于1952年逝世后,以色列政府却提出,可任命爱因斯坦为第二任总统。73岁高龄的爱因斯坦想都没想,便谢绝了这一殊荣。“我的一生都在与客观事物打交道,”爱因斯坦在一封给以色列大使的信中这样写道,“因此,我既没有天生的才智,也无处理人际关系和行政事务的经验。”
(1948年的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死后大脑被盗】
爱因斯坦于1955年4月死于腹主动脉瘤。他生前曾要求死后进行火化,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普林斯顿大学的病理学家托马斯·哈维在验尸时却取出了他那著名的大脑,并将它保存起来,希望能够解开他的天才之谜。在获得爱因斯坦的儿子极不情愿的准许后,哈维后来将爱因斯坦的大脑切成若干小块,送给多位科学家进行研究。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开展了一些研究,但大部分要么无疾而终,要么毫不可信。其中最为著名的也许就是1999年的那项研究了,当时加拿大一所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发表了一篇备受争议的论文,称爱因斯坦的大脑顶叶有一种不同寻常的褶皱,大脑的该部分与数学和空间能力有关。
(病理学家托马斯·哈维手持装有爱因斯坦大脑的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