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慕联社区> 知识魔灯> 别光顾着选校,初中与小学的差别,家长越早知道越好

别光顾着选校,初中与小学的差别,家长越早知道越好

知识魔灯 互联网 浏览量(822)

【慕联导读】

小升初的气氛开始越来越紧张,面临小升初的家长们为如何给孩子选一所适合的学校这个问题一定已经忙到焦头烂额。即便是孩子还在四、五年级的家长也会不由自主地开始关注各种初中学校的信息。

但是,选学校归选学校,选校的功课做了再多,家长都不该忽略这样一个问题:不管孩子最终去到哪个学校,都要面临的是——如何适应初中的学习与生活。

初中与小学之间有些什么差别?除了焦虑,还应该如何帮孩子更好地做准备?这些事情,你越早知道越好。

初中和小学,到底有哪些不同?


课程设置和要求不同

在课程设置方面,除了小学开设的课程以外,初中增加的课程会更多,而且每门学科的内容都趋向专门化和系统化。

如数学,小学是学算术,初中开始学习代数和几何,另外,学科新旧知识联系密切,概念性强,提高了对空间想象力的要求,对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题目的难度与小学相比也加大了许多。

对策:

初中课程增多,难度加大,所以对孩子的学习要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初中阶段的学习是系统的学习,需要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能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课时安排上不同



初中课堂教学中,用于复习巩固的时间比小学少,课内作业练习时间少,巩固知识的方法与小学也不尽相同,初中教学更多需要学生课后不断思考总结与提高。

小学孩子每天回家最重要的事情是完成作业,因为作业完成了,今天的任务也就完成了。而初中的作业是多样的,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只是当他课程的巩固或第二天的预习,但是中学知识的综合性,要求初中孩子们必须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才能跟上步伐。

对策:

有些孩子很苦恼,觉得自己每天的作业完成了,可是为什么初中的成绩却在下滑?

这时候,家长需要指导孩子学会自己整理知识,学会对知识进行归类和综合;告诉他,课听懂、作业会做仅是初级阶段,还要追求融会贯通和熟练运用。

老师教学方式不同

小学老师讲课形象生动、活泼,他们比较重视使用教具、挂图、标本等直观教学手段,教学过程的设计注重变换形式、创设情境、学娱结合,这些都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相适应。孩子们只要跟着老师走,掌握知识完全没有问题。

可升入初中后,根据孩子思维发展的特点,老师往往注重引导孩子由原先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并且更注重讲清概念,课堂上分析演示较多,不再像小学时那么形式多样。

对策:

如果孩子的思维准备在小学没能做好,到了中学仍然按小学的思维方式去学习和思考,当然会变得很吃力,于是就被分化下来了。

因而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在日常中多提问,不断地提出质疑与困惑,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发现问题,并学会独立思考,适应更具挑战的学习。

学生学习方式不同

初中更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老师不可能再天天盯着孩子,而是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自觉性、主动性是初中生必须过关的。

对策:

家长该告诉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关键取决于课堂45分钟的效率,所以一定要保持注意力,跟上老师的教学节奏,改变学习方式,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逐步做到三会

会预习,能够在预习的时候画出重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疑问。会听课,能够集中注意力,并根据老师所讲的内容做必要的笔记。会复习,课后要能把当天所学的内容做个小结,整理笔记,理解并掌握所学内容,然后进行练习和错题矫正。

学校作息制度不同

初中生课外作业的难度比小学生的大,时间比小学长,为了让孩子有效利用时间,家长要指导孩子制订一套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快速适应初中生活。

对策:

必要的时候,家长与孩子该一起每天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核查。一般说来,制订作息时间和计划应注意四点:一是根据用脑规律,科学安排时间。比如说,背诵英语和语文最好在起床后半小时或临睡前半小时进行;二是要安排一定的自由活动时间,让孩子做喜欢做的事;三是安排一定的家务劳动时间,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四是保证孩子有足够的运动和睡眠时间。

打满分或高分的次数由多变少

小学的时候,孩子们可能会非常容易得高分甚至满分,初中如果还没适应好,很容易不及格。你和孩子是否能够接受这样的落差?

对策:

这不仅仅是孩子该调整心态,家长更该理性看待成绩,注重过程。重要的是,在每一次测试后,和孩子一起学会总结薄弱项,再针对性地弥补弱势。毕竟,测试是为了查漏补缺,而不是用分数给孩子打上标签。

小初衔接阶段,

更该关注孩子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



当然,除了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家长更应该注意的是孩子的心理特点。从小学高年级迈入初中,很多孩子都未必能迅速地适应这样的转变,加之青春期来袭,更让家长头疼。

因此,家长们务必先给自己上一堂课,了解孩子从小学高年级到初中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找到对应的沟通方式!

小学

五年级

小学一至五年级,这些年级的特点是学校的学习任务不重,课内内容相对简单,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各科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心理特征:竞争意识增强,不甘落后。更关注学习成绩,对于学习优秀的同学开始产生敬佩之情。独立能力增强,喜欢自发组成小团体。不轻信吹捧,自控能力逐步增强。

沟通方法:鼓励孩子做事情的坚持性,帮助孩子建立进取的人生态度,促进自我意识发展。为孩子提供一些接触自然、社会的机会,这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日常中的问题及内涵,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小学

六年级(预初阶段)

心理特征:孩子开始进入青春早期,青春期是少年向成年过渡的阶段,相当于小学后期和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自主意识逐渐强烈,喜欢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其他事物,有时还对师长的正当干涉感到反抗抵制。情绪不稳定。

人的记忆力增强,注意力容易集中,敏锐,特别是由于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加强了,自我意识、评价和教育的能力也得到了充分发展,初步形成了个人的性格和人生观。但意志力仍不够坚定,分析问题的能力还在发展中,所以遇到困难和挫折容易灰心。

沟通方法:此阶段需要密切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关注学习的同时,还需有个健康的心理发展。

初中

一年级

心理特征:成熟性与幼稚性的统一,进入少年期,身体形态发生显著变化,身体机能逐步健全,心理也相应地产生变化,但童年和少年两个阶段之间是逐渐过渡的,初一学生刚刚跨入少年期,理性思维的发展还有限,身体发育、知识经验、心理品质方面依然保留着小学生的特点。

向上性与盲目性的统一,自我意识开始发展,有了一定的评价能力,也开始注意塑造自己的形象,但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还处于萌芽阶段,神经系统调节能力较差容易受外界影响,顺利时盲目自满,遇挫折时盲目自卑,泄气,有从众心理。

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统一,不愿让大人管,但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具体困难希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帮助。

沟通方法:

1、关注适应性——对周围的环境、教学的方法、生活的节奏都需要适应,适应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孩子初一甚至整个初中阶段的成绩,所以初一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要尽快适应新的生活。

2、新的习惯养成——初一是打基础的年级,不仅要打好知识的基础,更要让孩子尽快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

3、重视基础知识——课程的难度是渐进的,所以通常刚开始的时候,学生都会觉得比较简单,初一不要追求难度进度,要重视基本概念的学习、剖析和应用,只有基础牢固,才有可能在整个中学阶段学得轻松而有成效。

初中

二年级

心理特点:此阶段孩子已经进入青春期,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身体都发生了许多引人注目的变化。但由于家长和社会对性知识教育采取闭锁甚至耻于谈论的态度,致使孩子们产生青春期烦恼。

于是有的孩子会出现紧张、焦虑、自卑等不健康心理,由于心理发展与生理发展的严重不平衡,甚至会出现程度不同的对抗情绪、逃避行为。

沟通方法:初二的孩子进入到青春期,可能会比较逆反,和家长的交流逐渐变少,对一味地说教非常抵制,所以这段时间家长不妨放下自己的姿态,平等、旁敲侧击地了解孩子的日常。

初中

三年级

心理特点:独立性获得较大发展,学习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喜欢同老师平等地讨论问题,喜欢自己自由独立地组织、开展一些活动。

初三学生的成人感更加明显,自尊心大大增强,心理趋于定型,学习成绩相对稳定。观察力接近成人水平,意义识记占主导地位,思维活动已有抽象、概括的水平。

沟通方法:需充分利用此阶段特点,培养和发展他们独立学习、独立生活的能力,同时为中考做准备,与孩子一起了解当下学习情况和状态,设定目标,协商方法。

切记,不要永远把孩子当成长不大的小人儿。他们在变化,我们的教养方式也不能一成不变,设身处地地去了解他们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我们才能更好地给他们提供帮助。

 



护眼模式

在线咨询

需要打开QQ

电话咨询

免费咨询电话

18100178233

意见反馈

扫码添加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