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联导读】
伴随着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日子到来,孩子们的暑假生活已经进入下半场。现在回过头看上半场,并不那么令人愉快——
每年放假前,教育部门都会再三提醒假期安全问题,但悲剧还是不断发生。从6月至今,孩子走失的求助报警有200多起;从7月至今,媒体报道的溺水事件也连续不断……这两天,小编整理了7月以来杭城各大媒体的报道,发现这两个意外是发生最多的——
关于寻孩子的“求扩散”、“求帮转”,小编在朋友圈看得太多了。尤其是每年到暑假,这样的紧急求助也格外频繁,格外揪心——
7月5日,金华江南派出所帮才19个月大的小家伙,找到了家人,女孩刚刚学会走路,趁父母在一边忙卸货,自己拿着奶瓶和饼干就去外面的世界闯荡了。
7月7日,杭州文新派出所接110指令,报警人闫某称其5岁小孩舒舒在金城花园小区走失,接到报警后,民警立即与报警人确定具体穿着、出走地等详细信息后,安排路面巡逻力量注意发现。35分钟后,正在找寻孩子的民警接到家属来电,称孩子已经找到。经了解,孩子在小区门口跟好朋友一起去玩没有跟父母打招呼,随后其朋友父母将孩子送回。
7月12日,一名七八岁的小男孩和妈妈去下沙物美超市买东西时走散,被白杨巡防队员及时发现,安全回到家人身边。
昨天,小编从杭州市公安局、辖区各派出所了解到,据不完全统计,从6月1日至今,关于孩子走失、走丢的求助、报警电话,有200多个,光西湖区公安分局就接到32起(均已找到),加上重复报警的就更多了。而这么多的报警、求助电话中,多数是“临时”走丢。
“基本上,孩子放学回家,没有及时回到家的;家长没看好,孩子不见了的;还有孩子出去玩,没告知家里,失去联系,这几类比较普遍。真正走失两三天的案例比例不高,有的话也都及时找到了。”杭州市公安局民警说。
不过无论属于哪种情况,在暑假这样的长假期,儿童的安全还是要加强防范,所以警方提醒,最好不要让孩子离开父母的视线。
经过3天抢救,在游泳班溺水的6岁小男孩前天终于醒了,在看到这条消息后,很多当妈的都忍不住喊出:这真是一个好消息。
从7月至今,媒体报道的溺水事件一直没有间断——
7月7日,杭州万家星城小区,9岁女孩套着游泳圈,游到深水区,溺水身亡。7月初,家住富阳东洲街道的4岁小孩,趁着家人不注意,一个人跑到附近的池塘边玩水,不慎掉进了池塘。幸运的是,有人路过把在水里挣扎的孩子救了上来,马上送到了医院急诊。7月16日,慈溪掌起镇裘市老街,6岁男童玩水枪不慎落水,幸亏岸边开杂货店的老板及时相救,才解除危机。
除了走失和溺水,小编还在央视新闻看到最近频频发生的另一类事故,一星期发生了4起——
7月15日,广州岑溪市一4岁女童不慎从3楼窗台坠落,不幸身亡。女童平时由奶奶照顾,当天她在楼下和邻居闲聊。可没过一会儿,就听到孩子坠楼的消息。7月17日,广州黄埔区一名4岁男童从23层高的家中坠亡,事情发生时,小孩独自在家。有人曾经看到小孩想要爬出窗台玩耍,立即高声阻止,小孩听到呼喊之后爬了回去。然而,小孩第二次爬出窗台时,并没有人发现,于是酿成悲剧。7月19日,在长沙梅溪湖一小区,一位业主带着四岁的女儿佳佳(化名)到14楼朋友家看房。朋友家正在装修,屋里有一个窗户正在改成落地窗,但还没有安装玻璃,导致了佳佳意外从窗口坠落,最终不幸身亡。7月19日,在北京朝阳区东坝乡一小区内,一名3岁半的女童不幸从15层坠落身亡。事发时孩子父母不在家,由其奶奶照看,老人下楼买菜,就一会儿工夫,没想到回来后孩子意外从楼上坠落。
如何防止这些意外,除了父母和长辈不能大意外,孩子们也要学会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小编特别编制了一本《安全手册》,在这个暑假,希望爸妈和孩子拿出来好好读一读——
烧伤科医生爸爸答:一旦烫伤,请按这样的步骤处理:冲、脱、泡、盖、送。第一时间用自来水冲洗创面,如果伤口覆盖衣服,得把衣服脱掉。泡时,不能用民间土方里的酱油,而是用自来水泡伤口,如果严重,等及时处理后,还是要送医院请专业医生治疗。
游泳教练妈妈答:孩子学游泳,尽量不要用救生圈,最好换成浮力背心和袖套,让孩子四肢能在水里自由活动。泳帽是必备品之一。戴的时候也有讲究,建议戴泳帽时不要蒙住耳朵,游泳结束后注意用棉签把耳朵里的水弄干净。泳镜也很重要,无论是多大的孩子都建议戴泳镜下水,能保护眼睛。
交警爸爸答:过马路时一定要走斑马线,路上打闹玩耍不安全。
消防员爸爸答:小朋友好奇心强,喜欢有洞的东西,总想看看里面有什么东西,除了手指被卡,脚被蹲式厕所下水道卡住、被电梯卡住等情况也有发生。被东西卡住时,千万不能硬拔,大人要让小朋友稳定情绪,哭闹、硬拔都不是正确的做法,应转移小朋友的注意力,并且告诉小朋友消防员叔叔马上就到了,让他不要惊慌,等待救援。
央视新闻答:一定要安装防护栏,窗边不要放可以攀爬的东西,不要让孩子单独在家,不要让孩子离开家长的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