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外、杭二中、学军等中学这个暑假给学生开了什么书单?
【慕联导读】
这两天,关于送孩子上培训班的话题逐渐发酵,引起了网友们激烈的讨论。
不少家长坦言自己也是早早地就为孩子报名了一些学科类的补习班,尤其是像奥数这类的培训班。 但也有少数家长坚持放养孩子,在小学阶段不给孩子报名学科类的辅导班。在升学等各方面的压力下,这个暑假,有的家长顶不牢了,给孩子报名了奥数班。 其实对于是否有必要送孩子上奥数这类培训班,有的妈妈在懊恼:当初就是听了专家的话不去参加培训班,结果现在拼命补;还有家长很迷茫:身边的大环境,家长们都在让孩子参加培训班,不去反而成了另类。 我是70后家长,小时候我妈也曾带我学过舞蹈、乐器,不过后来都无疾而终了,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看到单位里那些会跳舞、打球、唱歌……有一门技艺娴熟的同事,我都会两眼冒光,不禁小小埋怨一下爹娘,当初为什么不逼着我坚持? 说自己的经历是想表达此刻的心情。现在为人母的我,也给四年级的孩子报了几个培训班,其中就有奥数班,已经上了两年,是我主动想让孩子学的。 如果中考后没有前八所重高的录取排名;如果初中不分民办公办,教育资源均衡;如果家门口的公办初中不搞保送比例;如果民办的招生标准不是掐尖……如果这些成立,我当然也愿意让孩子自由自在地成长,我也不必大热天里每天接送那么辛苦。 我想说,自己做这个选择,只是不想到了孩子6年级时,被另一群家长笑我傻。 “每个孩子的数学天赋不同,没必要强求。”这话我同意,但这不意味着每个上奥数班的孩子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我家孩子自从上奥数培训班后,每周都盼着上课,因为课上能看动画片,能和一群小伙伴玩。当然他也有烦心的时候,就是我给他布置题目,做多了,他就有情绪。 关于奥数班该不该上这事儿,昨天在我的朋友圈里也是一片热闹,我总结了几条,家长们可以一起来探讨,我们这些所谓“虎妈虎爸”的想法到底对不对。 所以,不要认为“抢跑”的家长统统都是盲目的,这么多家长选择上培训班,不是用脚作出的选择。 我一直坚持放养儿子,在小学三年里没有让他上过一天的学科类培训班,只选择了一门篮球课,为了锻炼身体。 今年这个暑假,我真的顶不牢了,看一看周围,几乎没有一个家长像我这样,所有人都陪着孩子奔跑在培训班的路上。 三年前幼升小,我让儿子“零起点“,一张白纸进入小学。刚开始,他有点不适应。那段时间真的很辛苦,孩子每天回家学拼音,我跟老婆都陪着他,所有的应酬都婉拒了。花了半年时间,孩子才慢慢走上轨道。 当时,儿子班里有超过一半的孩子不是“零起点”,有一次儿子回到家问我:“爸爸,为什么有很多同学什么都懂啊,是不是我比他们笨?“我当时就愣住了,一下子不知怎么回答,想了半天对他说:“不是的,因为他们都学过了,爸爸觉得你很聪明,所以没有让你提前学,只要你上课认真听,一定都能学会。” 这番话的效果还是不错的,孩子上课很认真,老师经常表扬,我一直觉得自己当初的决定是对的。 到了三年级,儿子经常回来说,某某同学拿来一张考卷,他都做不出来。那个时候,我已经知道班上很多孩子在外面上培训班,特别是数学,一半以上的孩子都在学。 有一次,我带着儿子去亲戚家,儿子读二年级的表弟正在做一张试卷,亲戚问,要不要一起做?我想了想,三年级的孩子难道不会做二年级的考卷吗,于是就同意了。 这张考卷,亲戚家孩子考了79分,我儿子只考了30分。我又一次愣住了,这就是差距吗?难道亲戚家孩子在外面上了一年培训班,竟然可以秒杀没有上过培训班的哥哥? 这样类似的事情,发生了很多次,所以当这个暑期来临前,我在期末的家长会上特地找到孩子的数学老师,我问他:“孩子的数学水平怎么样?是否需要到外面上培训班?”数学老师这样回答:“在我们班,他每次考试都是95分以上,但如果考卷出得难一些,我就不知道了。学校里的考试,不会太难。”至于是否应该到外面上培训班,数学老师不置可否。 这时我才意识到,学校教的数学知识,只要孩子上课认真听,一般来说考试是没问题的。 学校里不会给学生开小灶,班里的孩子都到外面开小灶去了,不管是成绩好的,还是成绩一般的。家长们在一起十句有九句是关于“报什么班,参加了什么考试”之类的话题。 第一次测试,儿子考了45分,班里倒数第二名,而考高分的学生都是已经学过一段时间的。 红笔的45分是那么刺眼,好在儿子坚强,他对我说:“我会努力的,我不会比别人差。“ 我现在也不知道自己妥协是不是对,但儿子的态度还是让我很欣慰。孩子现在不去学,等别人已经学了三四年,孩子再去学,差距就很大了。在小升初的过程中,这种差距等于失去了民办初中的自主招生机会。我现在所能做的,就是在学科培训的空余,让孩子多学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项目。 鱼和熊掌,真的能兼得吗?我希望能,这也是我对自己放弃曾经坚持的教育理念的一种期待。 对此,不少网友留言觉得,还是顺其自然为好,在关注孩子成绩的同时,也应该对孩子的身心健康给予关注。 你给孩子报名培训班了吗? 你对于培训班热、奥数热的态度是怎样的? 欢迎大家留言分享你的观点。
钱报记者采访了两位家长,他们的心里话,有无奈有思考也有期待。